台劇影評|《我們與惡的距離2》接住彼此,世界會越來越好的

同一個世界裡,還有許多不幸持續發生著。《我們與惡的距離2》討論關於「接住」的故事,但我們明白,我們無法接住所有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2》後,我靜下來十五分鐘。讓自己去回想這十集的內容裡,看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有什麼,是我想寫在這篇文章裡,想跟看這篇文章的人分享的。《我們與惡的距離2》討論的是「接住」,正如馬亦森所說的:

「我們以為我們接得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什麼都接不住。」

我想,就從「接住」開始來分享,我對於影集的一些想法。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影評

「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一直出現在片頭的這句話,來自於一位英國詩人 John Donne 所寫。原詩一共有十四句,看完後我給了這樣的結論:

沒有人可以單獨活著,只要是人,光是活著,就與其他人有關。

這句話打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2》的開端,從一場縱火案燒死五個人的案件開始,牽扯出不同世代,不同人各自背後的痛苦脈絡。即便在整個影集裡面角色眾多,也會映照著每一件事情的發生,其實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小時候的創傷,長大後的影響

如果胡冠駿真實在這個世界裡存在,許多人一定會對他很多批判,覺得他該被判死刑、是罪大惡極之人。但,沒有脈絡的批判是最輕鬆的,真的要批判錢,我想從家庭開始聊起。

家庭很重要,但為什麼重要?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你能發現《我們與惡的距離2》討論的,關於縱火犯胡冠駿,他是典型的「家庭不完美」者。對於這類人,我們都忘記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是無法選擇的」,他沒有一個能接住他的家庭,到底是誰的問題?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但,不一定每一個不完美,都是悲劇。有些人很幸運,像是牛祐荷。她與胡冠駿仿佛是兩個對比,牛祐荷在小時候也進過少觀所,爸爸覺得她是瑕疵品,但是她的媽媽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才讓她能夠「好好長大」。

而這樣的幸運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不是每個有問題的孩子,都有耐心的家人願意陪伴。不過你要說,爸爸胡家威真的什麼都沒做嗎?要我對胡冠駿的家人做嚴厲的批判,我也做不到。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也不想這樣,但我真的做不到

最殘忍的事情之一,是你花了許多時間心力做了,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

從胡家威的身上,很明顯能看的這樣的狀態,許多觀眾都會大罵這傢伙,明明是自己的兒子,為什麼不好好教?要陪伴他成長啊、要多關心他啊。

沒有嗎?《我們與惡的距離2》花了一點篇幅在講述父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沒有看到父親的改變,也不是沒有看到他試圖對於關係去做更近一步的彌補,只是他沒有成功,所以他放棄了,他只想把孩子丟到他看不見的地方。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這是逃避,這是一種不負責任,我認同。但你會因為這樣去責怪他嗎?當你做了一切能做到的事情,但還是做不到呢?

在烏托邦的世界裡,或許我們都會想著「多做一點」就能改變這樣的關係吧?但現實世界是,你不知道「多做一點」是要做多少點,你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叫「好」,我們沒有答案,甚至可能不知道答案。不知道多久過後,你才知道自己其實做不到。

在劇裡做不到的不只胡家威,還有高政茗。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伸手去接住那些不幸,你也可以的

如果說胡家威是站在高位上看著孩子無能為力,那麼高政茗就是在最底下,抬頭看著所有人眼神裡的惡意,並手足無措的活著。兩個孩子的重擔,加上一家人背負著「加害者家屬」的名號,讓她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走下去。

但她是幸運的,身邊有願意幫助她的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高政茗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另一個胡冠駿,只是她並非選擇將情緒發洩在其他人身上,而是選擇離開這個世界,什麼都不想管了。但相對來說她是幸運的,身邊有著關心她的人,協助她一步步回歸到這個社會。

這並非是一個人做到的,若沒有那些一直給予關懷與鼓勵的那些人,他們沒有放棄,伸出手來去接住她,她是沒辦法重新振作起來的。

只是,在這些手裡面,是不是有些人伸出去的手,早已經超過自己的負荷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跟著時事走,你看不到背後辛苦的「這些人」

許幸珠的角色,就代表這「這些人」。我很喜歡《我們與惡的距離2》願意花一集的時間來討論公衛這件事,特別是結合了 COVID-19 的狀況,讓我們實際看到了關於公衛遇到的種種問題。人員短缺、公務太多、個案追蹤... 這些都是她們的工作裡的日常生活。

從她的角色裡,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能力真的有限。可以的話我們也想做好所有的事情,但偏偏事情就是那麼多,人力就是那麼少,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改變?透過影集,我們知道問題在哪裡,但卻還找不出解決的辦法?

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我們每天吵鬧的的政治又能做些什麼?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離不開政治,那些周遭的身影

其實一開始看到政治相關議題出現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裡,我覺得有些「違和」,甚至認為加入政治元素,是否會讓劇情有點出戲。但我只能說,編劇呂蒔媛掌握得恰到好處,在主線當中加入一條這樣的故事線,讓整個故事看起來更有層次,且也能夠多出新的議題可以被討論。

要說政治議題,台灣絕對是個讓你想討論也討論不完的地方。走到哪都可以跟人聊上幾句政治,打開新聞台各種不同立場的內容瘋狂灌輸,你很難不討論政治。

不過看看影集,再看看現在台灣的政治情況,只能感嘆「戲永遠無法比真實故事來的更誇張」,在政治背後的各種算計,黨派之間對於是非的包容,深刻地描繪了台灣現在的政治問題。你以為這只是劇情,但其實在台灣這天天上演。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道歉永遠不遲,只要你還記得

整部影集裡,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後一集,簡光坤跟高政茗道歉。要知道,有些結可以被打開,並不需要很用力,只要輕輕的一句話,就能輕易解開。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單獨把這個寫成一段的原因。

「遲到永遠不遲,只要你還記得」,如果你真的有想道歉的人跟對象,就去道歉吧。無論是道歉的人,還是被道歉的人,對彼此來說都會是一種「放下」,如同許幸珠與簡齊蕙修復的關係一樣,那是一種放下,讓彼此都能繼續往前,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結局想告訴我們什麼

在那張紙上「您是否同意被告應處死刑?」,還沒打勾就結束畫面,這是個經典的開放式結局。我一直認為《我們與惡的距離》這系列,最棒的地方是「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一場與自己想法的「思辨」。

觀看《我們與惡的距離2》,就像是國民法官一樣。

我們在透過各種脈絡了解角色,知道了前因後果,知道了許多的「為什麼」後,我們要如何判斷?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到底該死刑,還是不該死刑,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第一季來客串的角色

如果你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定很希望在新的這季當中也能看到一些舊有角色能回歸,我想說的是他們並沒有令你失望,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當中就有許多重要角色回來。

台劇影評|《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能否溫柔的接住這個世界?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只是影集,它讓我們看見傷痛、正義與媒體之間的拉鋸戰,也讓每個觀眾開始反思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

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與溫昇豪飾演的劉昭國都有出現,而施名帥飾演的精神科醫師林一駿依舊有出現,能看到這些舊有角色回歸客串,真的挺令人開心的。不過說到最開心,莫過於在最後一集出現,由吳慷仁飾演的人權律師王赦!

這次補足了在第一季當中沒看到的開庭橋段,他作為胡冠駿的辯護律師,與檢察官有精彩的對手戲,這我認為是最後一集最大的看點之一。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照(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總結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裡的每個受傷的人,最終都如同第一季一樣,開始了新的人生,不一定放下了所謂的「傷痛」,也不確定是否與「傷痛」共存,但每個人都一樣,我們都得往前走。

「沒有人該是一座孤島。」

我一直在想這季討論的事情是「接住」,一個人接住一個人?真的是辦得到的嗎?透過影集告訴我們,辦不到。沒有誰能接住誰,也沒有誰應該接住誰。

但我們可以嘗試「一起」接住每個人,原來「接住」這個意思,並不是一個人接住一個人,本來就無法接住所有人,但如果有多數人能伸出手,或許就能接下每個人。只要在墜落的那刻,我們能夠伸出手去試圖接住他,或許這個世界,會有那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我們與惡的距離2》海報
《我們與惡的距離2》海報(圖片來源:CATCHPLAY+ 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與惡的距離2》導演

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2》演員

周渝民、薛仕凌、楊貴媚、謝欣穎、于子育

《我們與惡的距離2》故事大綱

故事從一場超市縱火案展開,24歲的嫌犯造成五死十二傷的慘劇,這案件成為施⾏國民法官制度後,首個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例。

大火也燒出了六個家庭交織的命運,時有錯過又彼此牽扯,他們背負著各自生命故事跨越了20年,復仇、背叛、傷害、墜落,並相互救贖,在隨機殺人事故之後,命運會將這六個家庭帶往何處?

《我們與惡的距離2》預告

(延伸閱讀:更多電影系列)

台灣電影 - 我凹特啦
韓國電影 - 我凹特啦
漫威電影 - 我凹特啦
奧斯卡電影 - 我凹特啦
金馬獎電影 - 我凹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