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英雄可以衰老,但精神不滅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以布魯斯韋恩的重生為主軸,描繪出一位超級英雄的內心低谷與精神傳承,是三部曲裡最動人的收尾。

看完《黑暗騎士》,忍了一下才把《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看完。
先撇開其他不說,光是劇情的延續性就令人滿意到不行。英雄也會老去,英雄不會永遠無敵。故事從《黑暗騎士》八年後開始,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因長年打擊犯罪,身上傷痕累累,但這並不是他無法振作的原因。
他深愛的女子瑞秋在上一集被小丑炸死,雖然成功拯救高譚市,但他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哈維丹特的死讓高譚市訂下了嚴格的打擊罪犯規則,然而當邪惡勢力再度出現,蝙蝠俠終究還是得再次挺身而出。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影評
為什麼我看完這三部曲後會如此瘋狂,答案就在蝙蝠俠身上。他的變化實在太有深度了,不只是外在,也不只是行為,而是整個人的轉折。他老了,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失去了人生目標後,該怎麼重新站起來。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他第一次輸給班恩,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最後被丟進一個像地獄般的牢房。那個地方要逃出去只能靠徒手攀岩,不綁繩子從上面掉下來就會死。布魯斯練了很久都爬不上去。

為什麼?他與牢中的醫生那番話我至今難忘,真正讓人強大的不是不怕死,而是
因為怕死而激發出的求生意志。
這一整段心境的轉折,不是什麼訓練讓他變強,而是「內心」讓他再次有了行動力。這種描寫,是《黑暗騎士》系列最動人的地方。

內在成長比升級更打動人心
如果今天是一部其他商業英雄片,主角輸了之後只要換一套更強的裝備,再打一場就能贏了。但蝙蝠俠不是這樣。他的成長不是升級盔甲,而是學會「相信自己還能再次站起來」。這種從心出發的轉變,比任何打鬥都還要有說服力。
光是看布魯斯怎麼從崩潰中爬起來,怎麼重新燃起保護高譚的信念,就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完全值得一看。

壞人也需要動機,反派不再是單一面向
班恩這個角色雖然不像小丑那樣具備魅力與瘋狂,但他的力量與頭腦確實非常強。他和蝙蝠俠同樣出身影武者聯盟,在肉搏戰上甚至比布魯斯更有優勢。他代表的是一種極端的正義與混亂,一種極端的秩序壓倒一切。
更有意思的是,真正的反派居然是泰特,影武者聯盟的領袖之女。她的動機與復仇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讓整個三部曲從頭到尾都串起來,這樣的安排非常精巧。這系列的反派總讓人難以恨起來,因為他們不是壞得沒道理,而是都有自己相信的理念,也願意用極端手段去實現。

新角色補足蝙蝠俠的情感與傳承
這集還多了一個重要角色:貓女。由安海瑟薇飾演的她,性感、靈動、又有點神祕,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她與蝙蝠俠之間若有似無的曖昧情愫,讓原本沈重的劇情多了一點曖昧與柔軟。
看得出來,布魯斯的心也因為她而開始鬆動,從失戀中走出來,也許就是因為遇見了新的希望。
還有由喬瑟夫高登李維飾演的年輕警察,他戲份雖不多,卻總能在關鍵時刻點出重要的價值觀。他心中也有正義感,但在現實體制內無法發揮。
布魯斯在結尾給他一個新的身分,也就是蝙蝠俠的傳承者,而他真正的名字是「羅賓」時,我真的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推薦嗎?
我非常推薦。不只是因為這是一個好萊塢英雄片的高峰,更是因為這是一部真正看見「人」的英雄電影。布魯斯韋恩不是神,他只是有著強烈信念的人。他會痛、會迷惘、會崩潰,也會重新站起來。這種角色塑造,才是真正動人。
諾蘭用這三部曲,告訴我們:蝙蝠俠可以是任何人。他是一種精神、一個象徵,只要你相信正義、願意挺身而出,你也可以成為那個在黑暗中為人點燈的人。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湯姆哈迪、安海瑟薇、瑪莉詠柯蒂亞、喬瑟夫高登李維、蓋瑞歐德曼、麥可肯恩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故事大綱
八年來,高譚市在哈維丹特的犧牲下維持著和平,但當恐怖份子班恩現身並接管城市時,退休多年的布魯斯韋恩被迫重新披上蝙蝠裝。
面對前所未有的身心挑戰,他必須找回自己的力量,並在新同盟的協助下,對抗這場即將毀滅城市的浩劫。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預告
(延伸閱讀:更多電影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