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失去分享欲?或許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吧

與朋友聚餐時,被問到近況與發生什麼事時,我只是笑著說:「沒事啊,我沒有不好」,我才知道我好像失去分享欲了。

生活日記|失去分享欲?或許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吧
(圖片來源:pexels

前幾天與朋友聚餐時,被問到:「你怎麼看起來怪怪的?」

我不太知道該怎麼回應,只覺得當下的自己應該挺正常的?朋友覺得我看起來有點「憂鬱」,然後莫名會「放空」,且不只一個朋友這樣說?

接著又被問到,我幹嘛把社群東西都清空?然後 YouTube 頻道的影片也都隱藏起來?就很好奇最近的我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只是苦笑,更多的是一直說:「沒事啊,我沒有不好」。

其實我真的沒有不好,但我只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該跟大家分享些什麼。

生活日記|失去分享欲?或許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吧
(圖片來源:pexels

我失去分享欲了

與其說失去分享欲,不如說我不想分享,特別不想被知道不好的一面吧?過去的我,遇到這種時候一定會大講特講,希望得到關心,想被簡單的朋友建議與問候,填滿我內心的空虛與難過。

不過,我就沒有這麼做,更準確的說,是我很久沒有這樣做了。

那是一種我很難言喻的感覺,是一種不希望被別人知道更多的我,也是一種不想與他人建立更多連結的情緒,覺得說出來沒幫助,也早已經沒有這樣的習慣。

這幾個月躲起來的時間,我成為了社群一整天都不會有人找我,也不覺得怎樣的人。或許以前會認為這樣是「沒朋友」的表現,但現在的我很享受這種平靜的時刻,我不需要藉由他人來填滿我的生活、不需要被認同、不需要被喜歡。

所以不想跟人分享,已經自然而然成為一種習慣了。

過得好與不好,都我自己一個人知道就好了。

生活日記|失去分享欲?或許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吧
(圖片來源:pexels

但我依然重視你們

雖然我不想說,但並不表示這群人不重要,他們依舊是我很重要的朋友。只是,我現在還找不到「說出來」的理由,既然凡事都可以在內心裡消化,那就不需要讓其他人看到我的脆弱,我自己可以,而且是真的可以。

朋友,不一定要知道對方最深的秘密,也不一定要露出傷口告訴對方,只要我們出來聚餐走走的時候,能夠為彼此帶來快樂,這樣也挺好。而且,被關心的感覺當然還是很好的。

當被問到自己怎麼了時,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表面功夫做得不夠到位被看出來,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其實還是有朋友會關心我,但這份關心跟感動我就收在心裡,謝謝大家彼此都還是照料著彼此。

未來,當能好好談笑風生的看待現在的自己時,應該才是我能好好面對自己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