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筆記|AI 摘要來了,SEO 還需要做嗎?
當 Google 搜尋變得越來越聰明,你的內容是否還能被看見?這篇文章解答「AI 摘要來了,SEO 還做不做?」的關鍵思考。

最近你在使用 Google 搜尋時,是否有發現網頁最上方多了一個叫「AI 摘要」的區塊?這是一段由 Google AI 幫你彙整的資訊小結,讓你不必點進網頁,也能直接看到答案。很多人因此好奇:
如果搜尋引擎會自動用 AI 幫忙整理資料,還需要自己寫文章做 SEO 嗎?
事實上,你需要做 SEO,還必須做得更好。因為 AI 摘要與 SEO 之間,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網站或品牌內容被 AI 選中顯示在摘要中,那 SEO 只能說是「基本」應該要做的事。
要了解為什麼,我們得先搞懂 AI 摘要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AI 摘要的原理是什麼?
Google 頁面上出現的 AI 摘要(AI Overviews)是運用大型語言模型(如 Gemini)自動彙整多個可信來源,生成簡短段落或條列式內容,並附上來源連結。
與以往的「特色摘要」(featured snippet)只引用單一網站不同,AI 摘要會讀取多個網站的內容,進行語意分析、整理與重組,最後輸出一段看似「AI 幫你整理筆記」的總結。
根據 Semrush 2025 年研究指出,截至 2025 年 3 月,已有 13.14% 的 Google 搜尋查詢會觸發 AI 摘要,比起 1 月的 6.49% 成長超過一倍。其中 88% 是資訊型查詢,例如「什麼是 BMR」、「OO 的歷史背景」這類問題導向的搜尋。
簡單來說,AI 摘要的工作流程包括:
- 理解使用者查詢意圖。
- 比對相關內容。
- 從多個可信網站抽取重要段落。
- 進行重組編寫。
- 並附上引用出處。

SEO 與 AI 摘要的關係是什麼?
如果 AI 摘要的內容是從「可信的網站」中抓取而來,那你勢必要讓你的網站成為其中之一。關鍵在於,AI 模型雖然不是依照傳統 SEO 排名順序去選內容,但它選擇的來源幾乎都具有以下特徵:
- 具備高內容品質
- 語意清楚
- 資訊完整
- 具備權威性
- 結構化標記
這些正是 SEO 所要求的基本條件。

更進一步來說,AI 摘要引用來源的限制也讓 SEO 競爭變得更激烈。過去搜尋結果有 10 個有機網站可以曝光,現在 AI 摘要可能只引用其中 2~3 個。這代表你若想被選中,必須擁有比其他網站更好的內容表現、標題清晰、結構邏輯一致、提供明確答案。
更現實的是,AI 摘要帶來的「零點擊搜尋」行為正在擴大。根據 Pew Research 2025 年 7 月報告,使用者在看到 AI 摘要後,點擊其他網站的比例只有 8%,而沒有 AI 摘要的情況下則是 15%。
有 AI 摘要的搜尋結果中,有高達 26% 使用者直接關閉頁面,不再進一步查找,顯示內容若沒進入 AI 摘要,很可能連曝光機會都失去。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有機會被 AI 摘要選中,那就等於在搜尋首頁最醒目的位置被看到。這對於建立品牌信任、提升權威性與引導使用者後續行動(例如點擊品牌名、搜尋產品)是極為有利的。

所以現在還需要做 SEO 嗎?
當然需要,而且要做得更細緻、更有策略。AI 摘要本身並不創造內容,它只是整合。它的輸出品質來自輸入資料的品質。
換句話說,你不做 SEO,AI 根本抓不到你,更別說引用你。尤其現在 AI 摘要只引用少數網站,SEO 的競爭反而更加激烈。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AI 摘要並不一定只選擇搜尋排名前幾名的網站。
只要你的內容結構清晰、語意明確,AI 仍有可能從中擷取你提供的資訊。這就打開了一條新的可能性:即使不是 SEO 排名第一頁的網站,只要提供高品質內容,也能成為 AI 摘要的一部分。
因此,SEO 在這個時代的角色,從爭取點擊、搶排名,進化成為打造「機器可讀」內容的技術與策略工具。你不只要讓人看懂,還要讓 AI 能讀懂、提取、引用。

SEO 進化:為 AI 而寫的內容時代已來臨
過去我們做 SEO 是為了「讓搜尋引擎懂得抓關鍵字」,但現在要讓 AI 能夠「讀懂語意、整合資訊」,這就是所謂的 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或 AEO(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 策略。
根據 New York Magazine 專欄 以及 Sagepath Reply 的觀察,未來內容優化不只是寫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讓 AI 模型能夠快速解析、語意清晰、具邏輯層次,才能提升被引用的機會。
這包括:
- 使用明確小標題與結構(H1、H2、H3 等)
- 條列式呈現資訊
- 回答型寫法(FAQ、HowTo、定義式內容)
- 加入統計數據、圖表與來源註記
- 結構化資料(Schema Markup)
未來寫內容,不再是「你寫了就會有人來」,而是「你寫得 AI 能讀、用戶能懂,才有人來」。

總結:SEO 還是必須做,而且要寫給人和 AI 都看得懂
AI 摘要的確改變了使用者搜尋的習慣,但它並沒有讓 SEO 失去價值,反而讓 SEO 的標準變得更高。你必須提供真正有價值、清楚結構的內容,才有可能被 AI 模型引用,進入搜尋結果的最顯眼位置。
想在 AI 搜尋時代搶佔曝光,你需要的 SEO 已經不是舊式的關鍵字堆疊遊戲,而是一種「語意清晰、資訊扎實、結構合理」的內容策略。也就是說:寫得讓人看得懂,也要讓 AI 看得懂,這才是現在 SEO 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