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如果文字可以溫暖人,當然也可以傷害人。文字是個能無形傷害他人的武器,多數人揮舞時都不知道,你正在當一個傷害他人的人。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社群的便利性,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可以跟三五好友在網路上分享迷因、講講屁話,也可以跟不認識的人相互認識,打打字聊聊天成為朋友。不止如此,它也是個可以拿來吵架的地方、發洩情緒的場所。

因為「匿名」的關係,我們更能肆無忌憚地暢所欲言。平常「不可以」在他人面前說的話,在社群上彷彿擁有了「可以」通行證,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打著言論自由的大旗,殊不知,我們正在透過這種便利性,對他人進行無形的傷害。

有時候,我在深夜滑著手機,看到那些匿名留言底下的語氣和措辭,總是會想:「說這些話的人,到底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是無聊?是報復?還是真的那麼恨一個連見過面都沒有的人?還是只是想證明自己比別人高一點、強一點,所以才不斷踐踏他人的情緒?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文字是文字,武器是武器?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所謂的「受傷」,指的是肉體受到傷害。但在網路普及的年代,要傷害一個人,根本不需要任何物理上的攻擊,只需要幾個字。

有些人或許會不以為意地說:「哪有那麼誇張?不就一句話嗎?」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沒這麼簡單。一句話,會在對方心裡停留多久,我們永遠不知道。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故事,一位少女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畫作,卻被人留言嘲笑「畫得像小學生」、「好醜喔」。後來她不再畫畫,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沒天份。

這就是最殘酷的地方。你也許只是不經意地丟出一句話,對方卻可能因此熄滅了一個夢想。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揮舞的人沒有意識

網路帶來的便捷,有一部分叫做「不負責任」。在網路上發言太簡單了,只需要幾秒鐘就能輸入一段話,傳送出去。不用思考太久,也不需要承擔後果。

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你不需要為這句話負責任,因為你躲在螢幕後,甚至用的是假帳號、不是真名。你不用看到對方當下表情的崩潰、不知道他是否哭紅了眼,也不用面對任何現實生活裡的回應。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說出口就該負責

這種「看不到結果」的語言,反而讓人更容易傷人。打完字,關閉通知就仿佛你沒有做過一樣,但被你留言的那些人,或許這輩子都會在每個做決定的時刻,想到你打得這句話。

如果我們無法對講出口的話負責,那這意味著你可以隨便講話。好比你今天在現實世界不小心撞到人,那你就得付出相對的責任,無論你是「不小心」還是「故意」,你都得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有時候,惡意也只是痛苦的出口

我知道,有些人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太累了、太痛苦了,或者根本沒人願意聽他說話。網路,成了唯一能講話的地方。

也許在職場被主管責罵,在家裡又要面對龐大的家庭壓力,整個人都快爆炸了。這種情緒沒地方去,最後只好轉化成一句:「這麼醜還敢自拍」、「活該啦誰叫你那麼笨」。

我能理解這樣的心情。但理解不表示認同。因為當你的出口是別人的入口,那可能就是一場傷害的開始,這樣的惡性循環,等同於就是告訴你「我也可以加入這樣傷害人的行列」

觀點專欄|文字是把無形的武器,但揮舞的人不知道它的殺傷力
(圖片來源:pexels

文字也能溫柔接住這個世界

這世界很討厭,但我們可以很可愛。

或許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糟糕的事,讓人想逃、想吼、想罵。但如果我們願意在打字前多想一點點,是不是就能避免那麼多言語帶來的誤傷?

當我跟朋友提出這樣的想法時,他們說我太理想,像是活在烏托邦裡。

是,我就是這樣想的。

因為我相信,「文字」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一種溝通工具。你可以選擇好好說,也可以選擇講難聽的話。那為什麼不能選擇「好好說」呢?

一句簡單的「辛苦了」、「我懂你的感受」,真的可能讓對方心裡好受一點。你覺得沒什麼的字句,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支撐一整天的力量。

也許這世界不會因此立刻改變,但只要你願意從自己做起,讓一小段留言變得善意,讓一則分享多一點理解,這些微小的選擇,都會一點一滴堆出更溫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