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在這個只要幾個指令就能產出文章的「指令寫作」時代,還有實際動筆寫作的必要嗎?當我們寫得不如 AI,未來的寫作又該怎麼走下去?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pexels

你上一次自己寫文章,是什麼時候?自從 AI 的出現,要「產」出一篇一兩千字的文章,不到三十秒的時間就能完成,且成品還比多數人都寫得還要好。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有時候看 AI 生成的文章,不免會思考著:

「它如此完美,我真的還有需要動筆寫的必要嗎?」

輸入指令,一段文章就出現了。根據需求,可以調整口吻、用詞以及風格,甚至不需要會寫文章,也能產出文情並茂的感人文字,或是能與消費者溝通的廣告文案。

若未來只需要輸入指令就能有文章,還有什麼花時間寫文章的必要。當每個人都選擇用 AI 來寫作,那麼文字還有什麼重要的?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寫作?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freepik

為什麼要寫作

寫作可以是一種抒發、紀錄或是講出立場與觀點,寫作可以有很多理由,但回歸到最原始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寫作?」

我開始回想我初期開始寫作的原因,剛開始是因為喜歡電影、看很多電影,所以開始透過文字紀錄,從幾句話到幾段話,從幾段話組成一篇文章。

每當我寫完一篇文章,就會從頭看一遍,然後對自己寫完的東西給予讚嘆。可以說,我喜歡完成一篇文章的所有流程後,當下的成就感。從此之後,我開始瘋狂式的去尋找這樣的成就感。

即使後來開始透過文字進行商業合作,這樣的成就感也一直都存在。可以說,我寫作的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成就感。但在 AI 出現後,好像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freepik

指令寫作與人類寫作

在 AI 初期,我試圖用它進行寫作。我只給幾個指令後,它依循著我的需求,「產」出一篇文章。看完之後的我並不以為意,這樣的內容短期內是不可能取代人類寫作的。

直到一年後,我再度使用 AI 來產出文章,它的用字越來越精準,段落分工越來越好,雖然還是少了一點人味,但已經比很多不會寫文章的人還要來得好了。而最近使用起來,只要指令越精準,能夠產出的文章質量就越好。

我意識到透過指令寫作,是能夠達到人類寫作的水平的,且可能可以超越。隨著自己在使用 AI 的頻率越來越多,我明白 AI 在寫作上已經可以達到比我更高的水平。

在那一刻,我的成就感蕩然無存。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freepik)((e

寫作失去了意義

有一段時間,我開始使用指令寫作,抱持著「打不贏就加入」的心態,我開始只發想主題與小標題,將中間的所有寫作過程都交給了 AI,讓 AI 來打理我的寫作,甚至到後面我直接丟一句話給 AI,請它幫我生成一篇文章。

或許,是習慣了這樣的便利,我開始對於寫作開始沒有熱情,對於生成後的文章也沒有興趣再閱讀一次,到最後我甚至連生成文章都懶惰,因為我找不到這些文章被產出的意義。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pexels

從過程開始,重新回歸寫作

直到某一天,在網路上看到篇文章,大意是在說關於「寫作」帶來的快樂,寫作最快樂的時光是在於過程,一字一句的拼湊、順過無數次的段落、想破頭的標題等等,在寫作時度過的艱難時刻,都是最後「成就感」的來源。

寫作,某種程度上是把我自己的想法具象化成文字,與其他人分享。

所以我的觀點很重要,我在觀點裡投入的文字也很重要,每一個段落我想說的東西也很重要,或許 AI 在拼湊文字上比我厲害,再使用優美的文字選擇也比我厲害,或許隨著時間越來越久,我這輩子可能都寫不贏 AI。

但,我依舊喜歡寫作。

觀點專欄|在指令寫作的時代,我選擇保留寫得不好的自由
(圖片來源:pexels

我減少了對於 AI 的依賴,我開始堅持每一篇文章我都得自己寫,雖然這樣花的時間比起使用 AI 還要來得更多,但我漸漸找回那個「成就感」的源頭,就是獨自完成一篇文章後,欣賞自己文字的排列組合,每一個段落想傳達的意思,都成為了「感動」自己,最強大的武器。

「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

或許在未來的 AI 世界裡,每個人的寫作成果在 AI 的幫助下,都會很完美。

但我就喜歡在自己的寫作裡,有許多屬於我自己的「不完美」,那是專屬於我的缺陷,而我會以這樣的自己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