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我想成為獸醫,得花五年,到時候我都已經四十五歲了。可是無論你怎麼做,你還是會四十五歲。難道你不希望,四十五歲的你是一名獸醫嗎?」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我之前在網路上,常常聽到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想成為獸醫,得花五年,到時候我都已經四十五歲了。可是無論你怎麼做,你還是會四十五歲。難道你不希望,四十五歲的你是一名獸醫嗎?」

這段話出自國外影集《魅力克利夫蘭》,看似輕描淡寫的一段對話,卻道出了許多人內心的困惑與害怕。我們總是因為「要花太久」而猶豫,卻忘了時間本來就會過去,但你可以選擇怎麼過。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時間會過去,但你可以選擇怎麼過

什麼時候,你想做一件事情會考慮太多?我們常常被時間的長度影響並卻步,卻忘了即使你什麼都不做,時間依舊在流逝。就算你選擇留在舒適圈,五年後你也會變成五年後的你,差別只是你有沒有因為現在的決定,而靠近理想一點。

不管是想學鋼琴、念設計、轉職當工程師,或是重拾被擱置多年的夢想,「太晚了」往往只是我們對未知感到不安的一種藉口。

但事實上根本沒有「太晚了」這種事情,難道你今天想要很會打籃球,是限定「三十歲」的自己很會打籃球嗎?還是你希望自己總有一天可以成為很會打籃球的人。

我一直都相信,年齡的數字不是阻礙你的最大藉口。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年齡不是阻礙

社會教我們把成功與年齡綁在一起,彷彿三十歲該有車、有房、有穩定的職涯;四十歲之後重心在家庭,就不該再有不切實際的夢。

但事實是,真正的限制從來不是年齡,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以這段我很喜歡的話來看,即便你成為獸醫已經四十五歲,但你還有往後剩餘的幾十年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難道這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是事情嗎?

四十歲開始學醫不是瘋狂,而是勇敢;五十歲學跳舞不是滑稽,而是忠於熱愛。那些看起來「來不及」的事,或許正是讓你人生轉向的契機。但重點是,你得有個「開始」!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你怎麼學騎腳踏車的,踩就開始了

你知道其實騎腳踏車的訣竅嗎?其實很簡單,就是騎上去,腳不要停的一直踩,你就成功了。想做好一件事,不就是如此嗎?

很多時候我們怕的就是沒有一個「開始」,這個「開始」是最困難的,學腳踏車時我們怕摔、怕撞,一直看旁邊,一直擔心其他小朋友笑你。有太多可能會影響你的因素存在,但你明白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敢不敢踩下第一腳,讓自己開始。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不要想著他人眼光裡的樣子,而是活得像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的念頭。成為獸醫只是比喻,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正在往你想成為的樣子靠近。

與其說我們渴望成就,不如說我們渴望活出自己的樣子。那個樣子不一定是名聲或財富,而是你能誠實面對鏡中的自己。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是你要的樣子嗎?

這個樣子不一定符合社會期待,不一定符合身邊人期待,但重點是這如果是你想成為的樣子,你就應該去做,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其實最怕的不是跌倒,而是發現自己根本沒出發,接受了什麼都沒做的安逸,卻還只能安慰自己沒關係。

觀點專欄|你終究會到四十五歲,不如成為一名獸醫
(圖片來源:pexels

後悔的是沒做,不是失敗

行動會帶來結果,猶豫只會帶來想像中的失敗。就算試了沒有成功,你也獲得了經驗與勇氣。但如果你什麼都沒做,換來的只有「如果當初」的懊悔。

最令人遺憾的,從來不是我們失敗了什麼,而是我們沒去嘗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所以不管你是二十五歲還是五十五歲,現在都是一個可以開始的好時候。無論你想成為什麼,都趕緊開始吧,因為無論幾歲,你都值得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

(延伸閱讀:更多其他主題系列)

生活日記 - 我凹特啦
知識動態 - 我凹特啦
觀點專欄 - 我凹特啦
影像創作 - 我凹特啦
內容研究所 - 我凹特啦